科协年鉴

2010年汕头市科协年鉴

发布时间:2024-11-28 22:29:33


【简况】 2009年,汕头市科协组织按照省、市科协“七大”和七届三次全委会议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三个服务、一个加强”工作的落实,科协的各项工作和事业都取得新发展。年内,召开七届三次全委会,洪子敏副主席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推动科协工作的新发展》工作报告。全市科协系统在开展科普主题活动中,共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宣传教育活动635场,大型综合性科普集市32场,科技下乡活动55场,举办科普图片展览110场,科技素质培训班201次场,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学生人数达55万多人次。发送科技资料、科普书籍共100多种32万份(册);利用各种媒体举办专题报道132场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35场次,举办学术报告会、技术讲座219场次;参加人数达28437人次。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30条。市科协领导班子被市委评为好班子;市农业科学园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潮阳区关埠绿生园、南澳县科成名优育种场被省科协、省财政厅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工作先进单位,潮阳区金灶镇玉路村被确定为省科普惠农服务站试点单位。

【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2009年,重点对《科技工作者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看法和建议》、《市级学会生存空间需大力拓展》、《用心做好科普示范工作,促进农村和学会共同发展》、《企业退休科技人员待遇低问题较为突出》等问题进行调研。同时还组织四次大型的问卷调查工作,完成《全国科技工作者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贡献问卷调查》、《广东省女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和《民营企业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等四个专题问卷调查工作,以上调查建议、问卷都按时上报中国科协调宣部,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年内,按照省科协关于各市都要成立《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的要求,成立汕头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科协。7月7日,省科协副主席、省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主任吴焕泉,副主任、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黄善辉一行莅汕调研,重点了解《纲要》的贯彻落实。听取市科协对《纲要》贯彻实施情况汇报。吴焕泉副主席对汕头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科普示范基地建设】2009年,汕头农业科学园科普教育基地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评为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市科协分别在汕头市白沙禽畜原种研究所、潮阳区金灶镇特色水果生态园区建立“汕头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在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建立“汕头市科技特色学校”。至年底,全市共创建32个市级全国、省、市科普教育、示范、实践、特色基地,其中汕头气象局和汕头农科所汕头农业科学园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澄海区莲上镇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为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省科普教育4个,市科普教育9个、示范14个、实践2个、特色学校6个。 1987年,汕头市开始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当时各级科协注重探索科普工作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坚持民办、实用、实效,推广适用先进技术。各区、县(市)科协创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到1996年共创建12个。1999年4月,省科协、汕头气象局、市科协联合创建广东省第一个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同年被列入首批200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及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一览表

基 地 名 称

成立时间

称号

汕头农业科学园

2000.1.1

全国、省科普教育基地

汕头市气象局

1999.4.1

全国、省科普教育基地

澄海区莲上镇农业科技

推广示范基地

2002.4.30

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南澳县风能发电场

2002.7.15

 省科普教育基地

汕头广东农业科技园

2008.1

省科普教育基地

 

【学术交流】年内,市科协所属41 个学会,有36个学会通过年检合格(其余6个学会准备办理注销手续)。认真做好学会换届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学会有关情况开展调研,重点就学会换届、理事会是否健全、会员分布、会费收取及学会活动等问题进行调研,修订《汕头市科协市级学会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会的管理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市园林学会围绕创园、市区绿化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近50场,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5条。市质量协会积极配合市政府实施名牌战略,市预防学会积极应对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流行,及时与新闻媒体合作,向广大市民宣传疾病防控知识,市水产学会针对市牛田洋片区养殖水域水质污染日益严重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问题,邀请专家为水产养殖户讲课,举办水产养殖防病、防疫与安全用药培训班,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和安全用药意识,达到渔业增产、渔民增收的目的。推荐王惠群、黄虹、许鹏3位科技工作者参加广东省丁颖科技奖的评选活动。同时,汕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陈慎仁教授的《树突状细胞及凋亡相关因子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的关系》、原汕头大学生物系庄东红教授的《蝴蝶兰若干品种(系)的染色体数和形态分析》2篇论文获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各区县科协也充分利用学会的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潮南、潮阳、龙湖、金平、澄海等区科协先后举办学术年会,为加强学会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发挥服务平台作用,为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市民营企业家张章笋为“潮汕星河张章笋科技发明创新奖”(2006年设立,现改为“潮汕星河国瑞科技奖”)捐资1000万元,奖励潮汕三市在科技发明创新方面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市科协积极发动各市级学会和各区县科协按条件推荐,认真组织专家评审,推荐黄广平等12名个人获得此项殊荣,每人奖励4万元。

【科学普及工作】年内,市科协成立信息工作领导小组,对《汕头科普网》进行调整改版,网站点击率达到50万人次。全年市科普网站共采用科普信息172条,其中有12条被中国科协采用,96条被省科协网采用(居全省科协系统第一名),15条被汕头市委、市政府采用,42条被农村信息通采用。围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和“全国科普日”三项重大科普活动,全市科协系统共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宣传、科普活动、科普集市、科技下乡、科普图片展览、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素质培训班165场次,投入活动科技人员4000多人,接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学生达13.5万人次。发送科技资料、科普书籍共10万多份(册)。利用各种媒体举办专题报道65场次。落实培训规划,开展科技素质培训工作。全年各区县科协共举办培训班204期,培训人数达14659人次。落实科普惠农兴村工作。潮阳区关埠镇绿生果园科普示范基地、南澳县科成名优水果良种繁育基地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集体,各奖励15万元。潮阳区金灶镇玉路村香蕉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被评为广东省科普惠农兴村工作服务站。结合工作实际,推动科普示范创建工作。5月21-22日,市科协在潮阳区召开汕头市科普示范创建工作现场会。至年底,全市共有10个镇(街道)8个社区(村)成为市科普示范单位。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工作取得新进展,金平、澄海、潮阳区科协领导已参加省科协创建工作的培训。金平区政府已完成申报工作,其他两个区各项申报工作也进展顺利。开展科普工作系列专题调研活动。先后开展加强企业科协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科普教育基地监测评估调查、科普惠农兴村获奖前后比较及实施情况、汕头科普工作测评、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科学素质培训工作等基本情况的调查,并形成调研意见向上级反映。

  年内,市科协、金平区科协联合市、区有关部门、企业等23家单位,90多名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在金厦街道百合社区居委联合举办“科普进社区”大型科普活动。7月20日,市科协联合各传媒与学校,通过召开讲座、开设专题科普教育窗口,在科普网专门开通日全食科普宣传窗口等方式,介绍日全食过程及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青少年科普工作】7月15日至25日,林百欣科技中专为青少年免费举办汕头市首届电子信息技术科普夏令营活动,吸引全市50多所学校近500名中学生参加。汕头市的青少年参加省第24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全省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全国二等奖2项。汕头市第一中学、汕头市金平区科协分别获得优秀组织奖,市林百欣科技中专杨兆平老师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在第九届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获4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和15个三等奖。在潮汕星河奖评审中,有37项集体(个人)被评上星河奖(科技奖)。